人物专访: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安全领军人 — 芦效峰
LiveEdu 也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,旗下设有编程、游戏开发、人工智能、加密货币、设计、数据科学、网络安全、VR/AR 等八大门类,观众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主题,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践中去,从而在未来职场上更具竞争力。
姓名:
职位:
主要研究方向:移动自组网、移动互联网、计算机网络、无线传感器网络、信息安全、隐私保护
毕业院校:
成就:发表科研论文 30 多篇,其中 SCI 论文 10 多篇。担任 SCI 期刊《Computer Communications》,《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》,《Communications Letter》的审稿人。主持和参与多个课题,申请专利 12 项,出版教材 3 本。
LiveEdu:芦教授您好,很高兴能够有机会采访您。可以和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?
LiveEdu:我们了解到,您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博士学位,后来经国家公派至英国剑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。是什么动力驱使您攻读计算机科学呢?又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现在的研究方向?
LiveEdu:您曾经主持和参与过许多课题,涉及到物联网、WiFi、移动通信等领域,其中哪一个课题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呢?原因是什么?
LiveEdu:您在高校里既担任硕士生导师,教授软件安全、C++高级程序设计等课程;又负责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,发表了许多论文。您是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这两者间的关系的?
LiveEdu:最近,个人数据安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得到重视。5 月 25 日,欧盟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 正式生效,而《人民日报》也在近日发文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这一领域的立法和监管。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安全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,您认为其中哪一些细分领域在未来值得关注?它们将如何改变我们当下的生活?
LiveEdu:这几个月以来,区块链技术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。细看之下,我们会发现它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具有很大的帮助。区块链底层技术采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,生成不同的公钥和私钥,提高了安全性;另一方面,区块链通过发币来奖励参与维护的人。这样一来,用户可以通过私钥真正掌管自己的个人数据,并在分享数据时获得经济激励。您认为这一技术与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?又面临着哪些潜在瓶颈?
LiveEdu:您在物联网领域也颇有研究。根据 Gartner 公司调查显示,许多人坚信物联网将会成为 5G 网络最重要的应用场景。万物互联带来的不仅是连接的爆炸,也是数据的爆炸。您认为在这一场景之下,数据安全保护将与传统互联网时代有何不同?相关从业者又应该通过哪些努力来把握住这一机遇呢?
聊些轻松的话题吧,在本职工作之外,您在业余时间里会做些什么活动来充实 / 放松自己呢?
上的很多中级学习者想提高自己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技能,您对他们有哪些职业上的建议呢?
最后一个问题,在采访结束之际,您还有没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话?